前两天读完了《曾国藩》(作者:唐浩明)三册,不论其办湘军如何,亦不问其做官、做事如何,只问他一件事:静心。

一炷香的时间,冥想。这对于现在的我来说,一直没有做到过。今天用“潮汐”APP试了试25分钟的冥想,可几分钟后,就没有了继续的动力。而我的头脑,在这几分钟的冥想之中,觉得“耳清目明”。

似乎很久以来,我们都没有机会安静下来。今年开学以来,我也没有机会像以前一样,安静的独处,亦或者安静的发呆。

手机、电脑这些屏幕,随时随刻的将我们的注意力吸引走,在无数个短视频APP或者精确的算法及推送之中,我们愈发的沉迷,愈发的想让自己继续“混”下去。

不为圣贤,便为禽兽。莫问收获,只问耕耘。

而如今,只问收获,不问耕耘。

纵你文韬武略兼备,但若在这喧嚣凡尘里不能将稻田收获,那么还是白瞎。毕竟,结果慢慢取代了过程,而过程所消耗的时间往往最没有人所珍惜。

更何况,所谓的静心,也成了奢侈品。

在来去匆匆的时间里,我们追求于结果,追求于成绩,追求于花花绿绿,但却没有人,追求过自己的内心。

我想静静。

但是更多的,只是想那一种宁静的时间,那一种宁静的感觉,那一种,让自己有焕然一新的触感。

如同,在冥想之中慢慢醒来;

如同,在午后看着夕阳慢慢落下;

如同,在水里感受着流动的生命。

而如今,只有,让人手忙脚乱的生活,以及让自己无力回天之感的无奈。

“我想......”

似乎永远的停留在了“我想”,而去做,却在等待“忙完之后”。

而忙完之后,却只想大睡一场,任时间自由而去,让自己在岁月之中停留。

若非胡须,若非头发,可能我都不知道时间在过去。

毕竟每一天都与昨天大同小异,每一刻都如同是上一个时间的重复,在几百公里的奔跑之后,一切还是那样,没有任何的变化。

“累”。

亦或者是,间接性踌躇满志,持续性混吃等死。

或许,早已经死亡,只是等待到了老年才埋葬,而没有埋葬的我们,总是想从棺材板里伸出自己的双手,诈尸般的挣扎起来,还要继续折腾一二。

“贪、嗔、痴、慢、疑”。

而现在,我渐渐将一切随心所欲的任其而去,努力将自己的心静下来,哪怕天塌下来,亦由他去。

正如,有人指着鼻子说,“没能力就别干”的时候,我也是自嘲的笑笑,心里已经没有了任何的火气。

毕竟,“夏虫不可语冰”,读《庄子》后,心态似乎变了许多。

北海若曰:“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丑,尔将可与语大理矣。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春秋不变,水旱不知。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吾在于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此其比万物也,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尽此矣。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

曾认为世间只有对错黑白,曾认为红尘总要争个高下,而现在,只想说,“你是对的。”

至此,继续将自己的心态放缓、放平。

而同时,在静下心的日子里,继续,把自己会的,练得更好,把自己不会的,慢慢知晓皮毛。这个世界里,会的多永远不压身,这一点,我爸告诉我的。

读《曾国藩》后,我更想,去读读《庄子》,曾经试图背下来《道德经》的我,在“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里,慢慢的看淡一切,任其飞舞。而现在,意图读《庄子》,不为黄老之术,只为求一心之静,任风起云落。

全文完 [ 喜欢本文,打赏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