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那些事

今天下午在写教案,突然间想起来假期看到一个小孩子用压岁钱买了一个写字机器人的新闻,一瞬间,我也有一点想买这一个机器人了,打开淘宝搜索之后,决定等三月发了工资找几个同事一起集资一二。

是的,你没有看错,我们的教案迄今为止还是手写。一门课一本教案,如果同时带着两门课,或者两个不同年级的班级的话,那么就是两本甚至更多教案了。在行政工作与教育工作相互交融的现在,这认真备课反而成了难事。

至于为什么手写教案,我想了很多,但是我没有满意的答案,如果说是杜绝从网上Ctrl+C、Ctrl+V的话,那么我电脑打开搜索然后直接手抄下来也是一样。可问题在于,我们能够用更快的速度——打字来写电子版教案,一可以打印出来,二可以传递到手机上随时看看,三来互相分享交流也很便捷,为什么一定要手写呢?

在知乎上,看到王振宁的回答我倒是觉得蛮有意思。

一句话:折腾!

对老师来说,写教案是非常有意义的。尤其是新教师,应该尽量写详案。

要写出一份合格的教案,老师需要经过研究教材、细读教参、分析学情、搜集资料、整合资源、确定思路、设计活动、预设效果、编写练习等复杂的过程。全过程认真做下来耗时耗力。通常备一节课需要花两到三节课的时间,新教师可能要更长。

但是,有意义的是“写教案”,而不是“手写教案”。

如今,绝大多数一线教师在上班时间都忙于上课、管理、开会、批改作业&试卷、找学生谈话、接待家长(包括电话)、应付各种杂活……大多数老师只能利用下班后的时间来备课、写教案、看书、做科研。我们老师没有加班费,但我们夜夜在加班。 在这种情况下,就应该一切以效率为先,利用各种手段减少形式上的无谓消耗。能打印就不要手写,能无纸化就不要打印。老教师不擅长电脑打字习惯手写的那就手写教案,年轻教师习惯了打字那就写电子教案。既环保又人性,完全没必要一刀切。 而且,没有老师能保证一次性写出优秀的教案,所有好教案都是不断改、不断磨出来的。学校把教案收上去,教师新学期重写的时候等于从零开始。这样不利于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那么某些学校的某些领导为何一定要教师交手写稿?

是为了督促老师们练字?是为了提高教学水平?是为了传承学校光辉的历史文化? 说穿了,就是为了折腾老师。

用行政命令强行要求下属做无意义的事,渐渐消磨下属的反抗意识,好方便自己的管理。

这种手段在部队和学校最为常见。每个学校或多或少都有这类操蛋规矩(仅指针对老师的规矩)。例如规定老师的着装、发型,规定作业的数量,规定教室的布置等等。

**凡是不按照人的认知规律的教学都是瞎扯淡。

所有缺乏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支持的规定和命令都是瞎扯淡。

但是,在我们这个山里,这倒反而不是学校能否决定手不手写教案的问题了,而是在于更高一层了。当然,一说到写教案,肯定会有人说,作为老师,备课是天经地义,写写教案又怎么了?

可问题在于,我明明有着更快的速度和方法去备课,为什么要用完全上个世纪的方法去手写呢?打字速度一个小时可以到五千字左右,有自己的词库甚至更快,那又为什么要手写嘞?班级里有了班班通,有了多媒体设备,能够进行多媒体教学,能够使用自己设计的PPT,那么我为什么还有手写三四五六七八页纸来应付所谓的上级呢?

就像,有的时候明明已经到了封建王朝使用铁来生产,偏要像奴隶制王朝那样用着石器哼哧哼哧的度日。

归根结底,我总感觉是墙外的人看着墙里的人不嫌累。

算了,继续写教案去。

全文完 [ 喜欢本文,打赏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