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图

一直想写点什么东西,但是每每打开写作的面板,总是下意识想翻动网页寻觅点什么写作的G点。在二十条、新十条先后问世,行程卡正式下线后,关注着@黑历史打脸bot时才慢慢注意到,原来喊着放开的人,在放开后居然又成了坚定不移的封控支持者。就像之前看到的:

您感染新冠病毒成为阳性患者后您选择:

居家隔离(√) 集中隔离(×)

您的邻居新冠病毒成为阳性患者后您建议:

居家隔离(×) 集中隔离(√)

最好玩莫过于人性,最好看莫过于人心。

在核酸检测慢慢收紧,从曾经的全民核酸到如今的自愿检测、收费检测,但是症状却没有消失,难受一场终究是难以逃避的,但是能在最后难受,能不难受,还是挺好的。我戴的口罩,从曾经的普通医用口罩到如今的N95口罩,从曾经洗洗手到如今的随身一瓶酒精,虽然一个人在外,老幼都不在身边,但是心上人常伴左右,最好便是都不要沾染这让人难受的奥密克戎。就像之前的问卷一般:

死道友,不死贫道。

有人说新冠不过感冒一般,没什么必要恐惧,但问题是,我连感冒都不愿意碰,更何况一个所谓的“大号感冒”。加上专家们又开始宣传没得什么大问题的时候,我想,结合以前的信任危机,现在可能才是真正的大问题。10月之前,专家们高呼做好防护,加强防控,比如5月19日高呼奥密克戎变异株病死率是流感的7到8倍;12月后,专家们高呼不要恐惧,莫得问题,12月6日高呼奥密克戎毒力接近病毒性流感。可来来去去都是那些专家,但是嘴里的话,已然南北相背了。

不看专家,继续看看芸芸众生百态。

有人说:不喜欢小阳人的说法,苦难不应该被娱乐化。

可转过头,人还是那个人,说的却是:大家都还好吗?数数有几只羊?

有人说:#重庆新增本土确诊231例无症状5898例#放松点,答应我,不要和空气战斗力,好吗?❤

一个月后,依旧是他,却说:#北京增5例死亡病例#R0控制不住了,犹如洪水,放开的时间应该是3、4月,现在是最差的时间并且不合适,没有做病弱群体应急方案。

好家伙,话都是你一个人说的。


前几天,头条上出现了“组团死父亲”这个内容,也就是短短八天,那个作者的父亲感染新冠死了。死亡并不可笑,但是一堆相同的内容,账号却截然不同,死的都是父亲,这就有点让人觉得好笑了。

而相同的内容,所攻击的也几乎相近,就是放开。不论这是否是有预谋的,又或者是什么收钱与否的,看看便可。

可是,所有的新闻与资讯,也都快成了看图写话的乐园了。

比如某南方的报在12月17日发表的《祖孙三代6口人“阳”5人 八旬老人发烧四天》,初看内容没啥新鲜的,但是仔细一看配图,两道红杠,细看:

KFC

那就是:微我50,疯狂星期四?

配图


我之前买了一些药,比如999,仁和可立克的复方氨酚烷胺胶囊,主要都是应对风寒感冒的。毕竟冬天我是经常遭遇这个的。可是买药看看互联网,还是不太好。健康时报12月9号说吃了连花清瘟就不能吃布洛芬。老板联播12月20日说以岭药业称连花清瘟可以和布洛芬一起吃。

那我,吃还是不吃?

还好,我都不吃。

我想了许久,互联网世界愈发精彩,在疫情之下的现在,更加精彩。走在大街小巷时,看着人来人往,看着川流不息的车,听着小贩的叫卖,看着冒着热气的红薯,还有插在那的糖葫芦,又看着饭馆里喝着酒吃着饭满面通红的每一个人,我虽然不再堂食,但拎着打包好的食物,走在大街上,再也不是曾经的冷冷清清,再也不是难以前行,一切的喧嚣终于再次开始,正如房间里炉灶上熊熊大火在锅底渲染着,将油烟慢慢送入到天空之中,看着红尘的烟火气息愈发浓郁,而这一切对于我们来说,才刚刚开始。

而刚刚开始的我们,还是坚守着自己的想法,至少,不要往山西运煤,不要到河南参加高考。

就像河南省考试教育院说的一样,要严防省外“高考移民”。

反正,啥人都有,啥事都有,做好防护,不要感染。

全文完 [ 喜欢本文,打赏作者! ]